一般人理解的公平是什么,我们经常看到网上的一些讨论。比如,就不应该存在学区房,大家按照成绩好坏各凭本事去考,这样才公平。再比如,大学就不应该设置招生名额,全国应该一套试卷按分数录取,这样才公平。北京学生考比较低的分就可以上清北,其他地区就不行,这不公平。这就是一般人理解的公平,公平就是凭能力说话,不应该对任何人、任何地区有优待。如果真得按照这样的规则去执行就公平吗?
有一张图在网上流传的比较广,大家应该看过。下图比较形象了解释了什么是平等和公平。
平等就是不考虑个人自身条件,给与个人相同的资源待遇,最终的结果反而是天生条件优越的个人,获得了更多的权利。而公平呢就会考虑个人自身不同的条件,给与不同的资源待遇,使得所有人获得相同的权利。所以一般人理解的公平其实是平等,而公平是不平等的。
还是拿学区房来举例子,学区房就是为了教育公平而设立的。在没有学区房之前,好的学校哪些学生可以进?有两种,成绩好的和有关系的。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能进入较差的学校。而决定一个学校好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是师资力量,也不是教学设施,是生源。差的学生进入差的学校,导致学校变得更差,学校招到的老师的水平也会越来越低,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就是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衡。那些差的老师和学生变成了被社会抛弃的一群人,只有在金字塔顶尖上的人,才能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学区房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学区房就可以保证最重要的生源是均衡的,只要在这个地区住就可以上这个学校,不管你的成绩是好还是差。当然学区房并不是完美的,没有任何政策是完美的,但是起码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没有学区房,情况只能比现在更差,而不是更好。所以,这就是公平,保证学习水平不同的人享有上同一个学校的权利。
公平就是保证权利相同,上图中虽然每个人分到的箱子数不一样,但是他们都享有了可以看球赛的权利。如果把箱子看做社会资源,代表的就是将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在马路上修盲道,建筑的旁边修轮椅通道,残疾人专用车位,电梯里的残疾人专用按钮都属于向弱势群体倾斜。大学招生指标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倾斜也是为了追求大学教育的公平。权利是当今每个人都很看重的事情,能够保证所有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就是整个社会要追求的公平。
还是拿学习来举例子,学习这个事虽然和智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后天的培养还是很重要的。现在社会上有一个观点,就是寒门难出贵子。这个观点反应了什么,就是金钱在学习上的决定作用,这就是各凭本事的后果。城市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见识的世面是农村所不能比的,再加上贫穷在后面拖后腿,穷人家的孩子想要享有高等教育就变得更加困难。中国有句话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些生活的城市里的人,也不是祖祖辈辈生下了就在城市里。就因为某些机缘生活在了城市里,就应该享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吗?显然不是。我们承认个人的成功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但是最终是这个时代和整个社会促成了个人的成功,当个人成功以后就不能不考虑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共同富裕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提法,邓小平之前就提过:“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再次提出共同富裕就是因为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已经富起来了。按照今年的GDP统计,广东的GDP已经超过了韩国加拿大,距离第八名意大利也仅一步之遥。这说明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富起来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富有。今年我国的人均GDP也已经达到了高收入水平的行列,但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也是很明显。现在就是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时候。前一段时间江浙沪三个省市帮扶安徽的新闻上了头条,这就是先富地区带动后富地区。
至于个人,最近的直播一姐偷税事件,就是打击富人非法收入的信号。这个信号也起到了不小的效果,各个主播纷纷补交税款。张庭和她老公的公司涉嫌传销也被调查,在中国赚的钱就要留在中国。以后对于富人的税收肯定会变得更重,对偷税漏税的行为也会更加严厉地惩处。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这个世界大部分时间是由两个东西主导的,一个是宗教,一个就是经济。通过共同富裕让各个地区和个人达到经济上的公平,就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公平。
本文作者:谭三皮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