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人翁是孔子的弟子,儒家士子。提起儒家,大家可能不会和纵横,外交这些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位士子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先后游说四国,使一国灭亡,一国衰落,一国强大,一国称霸,一国保存。
话说春秋时期的齐相田常,鼓动齐王去灭掉鲁国。鲁国可是孔子的母国,孔子肯定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母国被灭。于是,孔子招来弟子说:“祖先的坟墓都在鲁国啊,我们也是在这出生的,国家已经这么危险了,你们不干点什么吗?”这时子贡站出来说:“我去。”
子贡先来到齐国,找到幕后主谋田常,对他说:“你看,鲁国这么小,就算灭掉对你也没什么好处,可能还会带来坏处。不如去进攻吴国,即使战败了,那些反对你的人兵力就会被削弱,你在齐国就再也没有对手了。”田常一听:“对呀,可是,这部队已经向鲁国开进了,突然去进攻吴国,没有理由呀。”子贡拍着胸脯说:“放心吧,交给我。”
于是子贡来到吴国,吴国的夫差刚打败越国,士气正盛。子贡对夫差说:“你看,齐国如果灭掉鲁国,国力就要超过吴国了。这肯定不是大王您想看到的。”夫差问:“如之奈何?”子贡乘机说:“不如您去帮助鲁国,和鲁国一起攻打齐国,这样北方的那些诸侯国肯定依附于吴国,而且死对头晋国肯定也会被震慑住。”虽然子贡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夫差也很犹豫,担心刚刚打败的越国会趁机进攻自己。子贡又拍着胸脯说:“放心吧,交给我。”
越国的勾践刚刚吃了败仗,差点灭国,见到子贡非常地谦逊。子贡开门见山:“我正在劝说吴国去帮助鲁国攻打齐国,可是吴王担心你们越国会趁机攻打吴国,所以打算先灭了越国。”勾践一听,吓得赶紧磕头解释。看到勾践这样,子贡便说:“其实吴国连年征战已经疲惫,吴王人品又不好,为人残暴,杀害忠良。越国不如帮助吴国去攻打齐国,如果吴国胜利,肯定会和晋国发生冲突,到时候越王您请求出使晋国,劝说晋国加大对吴国的制衡。吴国和晋国的斗争中,精锐不断地被消耗,到时候越国就可以乘机灭掉吴国。如果吴国失败,越国更可以乘机有所作为了。”勾践一听,欣喜若狂,连忙答应。
按理说,到了现在。子贡已经完成了任务,使鲁国脱离了危险。但是子贡是儒家大贤,行君子之事。子贡要践行帮助越国对付吴国的诺言。于是子贡又来到晋国,向晋国国君详细地说明了当前的情势:“齐国和吴国就要因为鲁国开战了,如果吴国战败,越国会趁机扰乱吴国。如果吴国胜利,吴国就会针对晋国,晋国要做好准备呀。”
后来的事情像子贡料想的一样,吴国打败了齐国。田常回到齐国后篡夺了王位。吴王打败齐国后,果然去攻打晋国。晋国早有准备,吴国被打败。越王乘机攻打吴国,最终灭了吴国。
子贡仅凭一人就扫清了鲁国所有威胁,同时改变了天下大势,真可谓外交奇才。
本文作者:谭三皮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