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炒股一来一直都不得法,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卖?什么时候该买?后面了解得多了发现,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人知道答案。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每个办法又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这两天整理出来一个自己的办法,现在记录下来帮助自己去实践它,然后去完善它。
股票操作根据时间长短一般分为短线、中线和长线。短线一般在几天之内完成买入卖出,中线一般在一两月之内完成,长线则需要按年来计算周期了。
短线我认为一般应该控制在一周以内,甚至两三天内,绝对不能超过一周。具体操作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估一只股票,如果得出这只股票在之后的两三天内会上涨则果断买入。然后观察这只股票后面的表现,如果在买入后第二天的走势是下跌则果断卖出;反之则继续观察股票是否下跌,在有下跌趋势的时候卖出获利。如果在两三次买入后,第二天都出现了下跌,那么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评估标准。照此操作循环往复,最终会得到一个较准确的评估标准,也会持续地获得收益。并不是这样做了以后就会永远获利,肯定还是会出现失手的情况,这就要看概率。如果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就不要对标准进行调整。
中线就没有特别的标准,我觉得关键是不要拖入长线。要给自己定一个止盈位,比如10%或者20%。到达止盈位就马上获利走人,不要恋战。当然很多时候持股是否拖入长线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设立止损位,到达止损位也要马上止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中线,那就不要把它拖入长线。
长线或者价值投资就不能像前两种那样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也不需要频繁地操作股票。长线持股在买入之前就要对股票进行详细地调查,综合各种因素判断该股是否具有成长价值。在一般情况下,除非倒霉到家了,是不会出现买入的股票一只在下跌的。就算是大家一直嘲讽的中石油,如果去看它的K线,也能发现它的股价是有波动的。一只股票只要有波动,就有获利的可能。做长线就不要在意短期的波动,当然也不能躺着。以前刚开始了解长线,就以为买了以后就不管了,等它三五年赚钱再卖。这样也是有问题的。做长线的时候,特别是买入以后就开始下跌,而且就算涨上来也没有回本的时候,这时候的心态也是会跟着波动的。如果想要更坦然地长线持有,可以在波动的过程中做T。长期看,股价就像一个个山坡一样,有高有低。通过在高处卖出,在低处买入可以把成本价降低。这个高处和地处肯定不是最高处和最低处,这个没有人可以做到,只要在相对高处和相对地处就可以了。刚开始可能找不到这个点,但是只要持有一只股票足够长,就能找到。
以上只是个人总结,并不能保证一定可行。可以参考,不要跟着做。
本文作者:谭三皮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